曾几何时,他还是一个刚刚作别学校、步入社会的翩翩少年。清晨的阳光洒在他稚气未脱的脸上,像是母亲的抚摸。天空湛蓝,枝头的雏鸟眨着黑亮的眼睛,扑簌着翅膀拥向天空,去探寻风的气息。他也跃跃欲试,不禁整了整衣领,那是崭新的工装,崭新的开始。
初来乍到,他和千千万万的新员工一样,跟着师傅一点一滴地学习和积累。很快,他就遇到了工作以来的第一座大山。那是一次绝缘块的装配任务,由于装配时需要对绝缘块进行手工打磨,不仅劳动量大、技术要求高,打磨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。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,那一副副新鲜的面孔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。但是师傅却早已自顾自地忙碌起来,“活总得有人去干,如果不亲自动手去做,怎么可能学到真本领呢?如果我不干,我怎么能带好徒弟呢?如果所有人都不干,我们怎么做得出好的产品呢?”这一席话,说得他面红耳赤,心里也像是燃着一团烈火,连血液也沸腾了。待到真正做了起来,他才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,工作能不能做好,不仅仅要看是否有一个积极的态度,更重要的是,要有好的方法。同样是做一件事,师傅做就得心应手,像是飞驰在铁轨上的列车;自己做则蹩手蹩脚,像是漏了气的自行车。他忍不住去问师傅其中的奥秘,师傅也不含糊,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打磨,还把自己总结出的诀窍告诉了他。他照单全收,“自行车”升级成了“小汽车”,但还是不及师傅。他不解,问和自己一起来的伙伴,“难道师傅还留了一手不成?”“怎么会?人家干了那么多年,你才来几天,听人家上几堂课就赶上了?又不是武侠小说,掌对掌的就能把几十年的修行传给你。”伙伴笑着消遣他。他不服,只好继续努力地把绝缘块打磨得更快更好。渐渐地,他发现师傅的办法也不是百分百地管用,有时候还得靠自己改良。终于有一天,伙伴问他:“你怎么做到的,怎么打磨得比你师傅还好?”他哈哈一笑,说:“这事不能光听师傅的,得研究适合自己的办法。”
寒来暑往,光阴不愿驻足,风雨兼程地奔向远方,短短的几年眨眼而逝。在那样的一个盛夏里,天那么高远,云那么恬淡,偶尔一架飞机掠过,留下一道优雅的线条,像是苍劲有力的汉字笔画,像是彗星身后长长的尾巴。他抬起头拭了拭流汗的脸颊,还是一样的工装,一样的他,无非是多了几分成熟,几分优雅。
就在那一年,他所在的单位开始实行班组长民主选举制度,通过民主投票,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班长。相比于当年那个紧紧跟在师傅身后干活的青涩少年,他早已被时光打扮得焕然一新,稳重的举止、大方的谈吐、自信的微笑,好在当年那一股刻苦钻研、认真忘我的劲头始终萦绕着他,那是他的标志,也是他的信仰。一个勤思考、善创新、肯付出、有担当的优秀员工,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,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,这似乎是一种传奇,而他却云淡风轻。在班长任上,他勤勤恳恳、不骄不躁,始终以一个普通工人的姿态在生产线上播种耕耘。多年来,只要有生产任务,生产线上就一定能看到他的身影忙碌。他总是说,我多干一点,工友们就能早一点回家。可是他自己却几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双休日,每周都只能拿出可怜的半天时间去陪伴家里的妻儿老小,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,但他就这么咬着牙坚持下来了,期间多少的埋怨、苦涩、辛酸、无奈都收进了他微微上扬的嘴角,他坦言:“虽然我把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单位,但是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,给家里提供了更温馨更丰实的保障,这也是我工作的初衷。我只是做了我本来就应该做的事。我也希望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能发自内心地做好本职工作,不搪塞应付、不得过且过,只有这样,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,我们的家庭才能更好,才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的互惠共赢。”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云朵像是被时间插上了翅膀,急匆匆地奔向晚霞;花朵也响应光阴的号召,折纸般地绽放而又凋零;雪花像流星一样坠落,堆砌,然后融成雪水渗入地下,唤醒春天的泥土。只有他,从来都停不下忙碌的身影,似乎每一天都演绎着一样的旋律,仔细品味,每一天却都是不一样的精彩。
在他的带领下,这个仅有10人的小团队培养出了1名高级技师,2名技师,1名高级工,6名中级工。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这个班组取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成绩。他们业务娴熟、技能精湛、作风严谨,多次把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,为公司制造出质量放心、性能过硬的产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燃烧着自己的青春。这是一群可爱的哈电人,这是一个可爱的哈电班组。
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,这个可爱的他仍然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,从事着自己“本来就应该做的事”,耕耘着属于他的生产场地,同时,也给我们所有人播下希望。
他叫魏巍,是电机公司汽发分厂转子下线一班班长、高级技师、关键工序主操作者,先后被评为“全国电工行业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黑龙江省技术能手”、“哈尔滨市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”,今年,他又被授予了哈尔滨市青年五四奖章。也许,他的很多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,但是,谁又能确定自己不会是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呢?只要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;一旦付出,成功近在咫尺。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