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环球视讯
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采
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,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采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

经济参考报:企业家纵论发展混合所有制

来源: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

浏览量:

发布时间:2014-04-18

  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”22日举行了“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改革”分论坛,多位知名企业家就如何看待混合所有制的出现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难点,以及与之相伴的国有企业改革等热点话题阐述了各自观点。


 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长汉斯-保罗·博克纳:对国企要有清晰界定


  不只是中国,其它国家和经济体同样也存在垄断,存在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,如果缺乏竞争,效率就低,劳动生产力也低,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。所以,我发言的重点是谈如何促进竞争,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力。


  波士顿咨询集团专门成立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,在与中国的发展研究基金合作研究中发现,过去10年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,宏观层面上是重新定义的,微观层面上则致力于提升效率和竞争力。这些工作已经取得多方面成效,比如民营资本可以对国企股权投资,进行并购,出现很多混合所有制企业,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多国企建立起来。


  但是,在加强企业治理和改善企业管理方面,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,这些问题正阻碍着中国国企进入下一阶段改革。在垄断性行业和缺乏竞争的行业,国企有很重要的份额。同时,对于它们的责任却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。垄断地位使国企没有改善提高效率的动力,更加依赖行政垄断,希望通过政府优惠政策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,从而陷入恶性循环。


  对国企改革,我有三个建议,第一、对国企要有清晰的界定,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国家所有制,什么情况下使用混合所有制。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,需要充分竞争的领域,包括垄断性行业,都需要一个清晰的界定。在欧洲,对一些战略性行业,是不允许外资收购的。但是,哪些属于战略性行业需要有清晰的界定,不能把战略性行业定义得过于宽泛。


  第二、政府和企业脱钩,改变管理架构。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企管理平台,比如国资委,但从长远看应该把国资委职责进行调整,只负责监管,防止其过度涉足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。就管理模式而言,要建立各种管理委员会,以便政府对国家控股的管理负责,同时对企业整体监管。企业本身的日常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,保证充分的竞争,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

  最后一点,要改善外部环境,包括在立法方面和企业治理方面,以保证对公对私一视同仁,保护所有的利益方,而不仅仅是保护股东。


 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:混合所有制面临的难点


  混合所有制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思考。第一,谁发展混合所有制。公加私模式有利于弥补双方的短版,又能够发挥各自所长,也能够优势互补。无论是个体、私人、外资,甚至还有产业投资基金,都可以作为混合所有制合作的可选对象。具体操作中我们比较倾向有市场、有技术、有上下游观念的战略合作伙伴,特别是有长期的利益交集,这种合作伙伴更可持续。在选择与国有企业合作的同时,也会考虑国有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,产业结构是否合理,企业的包袱是否沉重,市场资源能否得到整合等等。


  第二个问题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些难点。首先是持股的比例问题,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国企一股独大,民企只是形式化、象征性的参股,不仅不能激活国企的经营机制,反而会因为民企参与,导致参与的权利股权降低,影响混合所有制的发展。其次,不同经济程度的企业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。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,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。如果文化融合不到位,反而会产生分歧、矛盾、不协调,甚至分道扬镳。最后,融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的差异。总体上国企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低于民企,这使原本在体量和实力上不占优势的民企,在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时更加处于劣势的地位。


  第三,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。我想主要有八个方面:一是要建立明确的进入机制,确定非公有经济可以进入的范围。二是要本着协约精神,建立明确的风险公担的机制,要充分保障非公有投资的话语权。三是要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,让投资者可进可退,在规则之下资本可以自由进退。四是建立完善和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,从资本的属性角度思考现代企业管理。五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,进一步政企分家,还国有企业真正的企业身份。六是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,为各种经济成分营造公平合理的投融资环境。七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统一的体系建设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,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。八是要建立产权人格化的激励机制。


  瑞典银瑞达公司董事长雅各布·瓦伦堡: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


  国企改革对中国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,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。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提,国企改革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缺少公平竞争,这已经危害到中国的经济发展。另外,一些国企效率低下,也影响中国政府建立一个外国投资者有信心的市场。


  中国需要实现平衡,一方面,要在国企范围之外开展经济工作;另一方面,国企同样也需要追寻透明的企业治理。因为私营机构要去投资的话,首先要看这个投资对象是否遵循市场规则。


  北欧航空,上市的同时,也是一个混合所有制企业,由挪威、瑞典和丹麦政府共同控股50%,另外50%由私人持有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虽然政府持股比例很高,但是它在问责性和开放等方面保持了很高的透明度。北欧航空是一个上市公司,同时要遵循政府相关的规则。中国也需要去协调政府和私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,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就无法实现保持竞争力这一长期目标。


  中国领导人提出了非常宏大的改革目标,一直在探索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,已经持续了几十年,在此,我提几点建议,第一,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企业成功。第二,要尊重所有的利益有关方,包括政府、社会,还有资本市场。第三,要采用现代的治理方法,注重提高透明度。第四,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,鼓励自由竞争。


 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:混合所有制是大势所趋


  我今天谈三个方面。第一,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大趋势大环境下,国有企业唯一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就是走混合所有制。钢铁业是中国最接近世界水平的一个行业,1978年中国生产了不到3000万吨钢,去年是7.8亿吨;前年0.04%的销售利润率,去年涨了,也才0.5%。从未来的发展看,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,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,任重而道远。从发达国家,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的情况看,这不是一个夕阳行业。我想,市场今后发挥配置资源作用一定是通过竞争优胜劣汰,如果工业化告一段落不需要这么多钢,钢铁业谁生存?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,混合所有制是唯一的方向。


  第二,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,而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当中增强竞争力和活力。我们一直在思考,作为宝钢,下一步实际改革中,有哪些难题。首先,资产体量大,宝钢有500亿元的总资产,300亿元的净资产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哪里着手,应该把有限公司变成股份公司。那么,是不是应该把股票,把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划一部分给社保体系,毕竟国有企业是要满足全民的。


  第三,从国际上看,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很漫长,难度很大,要处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,比如无效资产的处置问题,国有企业职工问题。你要提高效率,提高竞争力,如何使员工在改革中不失掉作为劳动者的体面。其次,为什么混合所有制外资和民营经济要进国有企业,这里要双赢。如果不双赢,这些资本进来干什么。今天的改革不存在谁要控制谁的问题,而是应该建立透明、公正、法制的竞争环境,而且一定要把公司治理结构夯实,让不管谁的资本都可进可退。再次,国企从计划经济走过来,承担了很多当年历史遗留的包袱,这部分本次改革一定要处理好,否则大量国企会倒闭,大量工人会失业。最后是技术问题,估值的难度。这一块是我们感觉下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面对的难题,如果不突破,混合所有制发展要取得成功就是一句空话。

         (本文章摘自3月25日《经济参考报》 作者:方烨)

TOP